照見五蘊皆空
#Quote出自  -

「照見五蘊皆空」出自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中的一句話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」

 

什麼是「五蘊」?

五蘊(五陰)是佛教用來描述人身心組成的五個方面:

  1. :物質層面,包括我們的身體與外在世界。

  2. :感受,包括快樂、痛苦的感覺。

  3. :想像、記憶、辨識,對事物的理解。

  4. :意志、動機、習氣,是一切心的造作。

  5. :分別與認知能力,能了知內外境界的意識。

五蘊就是我們所認為的「我」或「我所有」的基礎。但佛法說,這五蘊其實都是緣起性空,並無實我。

 

什麼是「皆空」?

「空」不是什麼都沒有,而是說一切法:

  • 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(無自性),

  • 是依因緣條件而存在(緣起性空),

  • 所以是變動的、無常的、不可執著的。

「照見五蘊皆空」的「照見」,不是只是理解,而是用智慧真正「照破」,如實觀見這五蘊的空性,不再執著它是實有的「我」。

 

如何「照見五蘊皆空」?

1. 修習般若智慧(般若波羅蜜)

  • 深入思惟五蘊的無常、苦、無我。

  • 觀察這些蘊是聚合的、暫時的,並非有一個真實不變的「我」。

2. 禪修與觀照

  • 修習止觀,透過靜心與觀察內在身心的變化。

  • 例如:觀「受」是來來去去的,不可控制的;「色」是會衰老腐敗的;「行」是無窮變動的。

  • 慢慢體會:沒有一個可以指為「我」的本質。

3. 體驗當下,破除我執

  • 照見不是知識層面的理解,而是從「我」與「我所有」的錯覺中覺醒。

  • 這不是否定五蘊的存在,而是看破其空性:它們是現象的組合,不是實有的「我」。

SHARE